返回

澳電提昇低窪地區電力設施防洪能力

澳門,2018年7月24日

自「天鴿」風災後,澳門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澳電」)一直跟進低窪地區電力設施的防洪工作,鑑於現正值風季之初,社會普遍關注低窪地區的抗災能力,澳電於今午假澳電調度中心舉行「低窪地區防洪工作」傳媒簡報會,介紹相關工作的最新情況,並前往下環區兩個客戶變電站進行實地視察。

會上,澳電輸配電部高級經理陳漢強概述去年颱風「天鴿」嚴重破壞低窪地區的電力設備,當中包括客戶變電站內的電力設備,及安裝在較低位置的低壓分線箱及線頭箱。在風災過後澳電即時展開檢修工作,共維修或更換3,463個線頭箱、73個分線箱、34個環網開關櫃及31個變壓器,上述工作共用逾2,700工作天完成。期間,澳電與能源業發展辦公室保持緊密聯繫,並共同加快推進解決方案,致力減低電力設備受浸風險及對市民的影響。

目前澳電已完成大量的設備檢查及更換工作,然而工作並沒有停下來,針對風暴潮帶來的水浸,澳電已進行研究及推展一系列防洪措施。在電力設備方面的防洪工作包括優化中壓電網以避免地勢高的配電設備受低窪地區的電力設施所牽連、升高街道上的分線箱及線頭箱、升高客戶變電站內的電力設置並同時進行電網升級工作。而針對客戶變電站的防洪措施則包括安裝防水閘、加強密封電纜入口、裝設洪水警報系統及抽水泵以提升變電站抵禦水浸的能力。澳電期望透過上述的防洪措施,盡量減低水浸對供電的影響。

陳漢強強調為居民提供可靠和穩定的供電是澳電的首要目標,但面對自然災害時,為確保公眾安全及避免電力設備受到嚴重損毀,澳電會視乎當時的情況或需安排暫停供電。期望透過各項的防洪措施發揮抵禦及延緩作用,盡量將對供電系統的影響減至最少,減輕對市民的影響。

在較長期的防洪措施方面,澳電已就防水浸部分修改大廈電力設施的標準,加強低窪地區新建樓宇的電力設施抵抗洪水能力。另外,澳電在內港碼頭一帶亦正另覓新地點遷移部分客戶變電站到更高位置,除了可解決長遠水浸憂患,亦可為舊城區提供電力增容。由於電力基建必需按照城市規劃而改變及更新,居民及澳門特區政府的配合與支持尤其重要。

為讓傳媒更了解工作內容,澳電安排傳媒前往兩個分別位於比厘喇馬忌士街及下環街的客戶變電站實地視察,前者已完成電力設施升高工程,後者則同時採取多種防洪措施。

前一項
下一項
下載澳電APP
google pay app store
© 2025 版權所有,澳門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保留一切權利。
澳電網站使用條款 | 收集個人資料聲明 | 慎防詐騙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