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澳電與澳門建築機械工程商會合辦講座 探討水準定向鑽及非開挖修復技術

澳門,2023年10月18日

由澳門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澳電)及澳門建築機械工程商會合辦的「水準定向鑽技術及非開挖修復技術」講座於昨天假澳門建築機械工程商會舉行,吸引近九十名本地士木工程師、電機工程師及機電工程師等專業人士的積極參與。

是次講座針對澳門的特殊地理環境,包括地小、人多、大多地區道路狹窄及舊區老建築物較多等問題,探討非開挖修復技術在地下基礎設施維護及更新中的應用。講座由一眾業內專家擔任講者,包括中山大學副教授黃勝、高級工程師兼一級建造師(機電/市政)田延彬、中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馬保松,以及澳電輸配電部電纜及地下設施科高級經理孫健強。

講者從不同角度分享水準定向鑽管道穿越技術、相關應用、市政管網非開挖修復技術及工程品質管控,以及對地下電力管線進行探測的概述。非開挖更新技術屬於非破壞性,允許對現有管道、下水道系統和其他地下附屬設施進行修復、更換或升級,較傳統的開挖方法快捷,亦能夠最大程度減少對周圍環境及基礎設施的干擾。

黃勝副教授詳細介紹水準定向鑽進管道鋪設技術,通過井下動力鑽具實現定向鑽進的方式在地表開挖出小面積入口及出口的情況下,敷設地下管線的施工技術。並指出技術常見問題、控制方法和技術的應用層面等。

馬保松教授通過國內不同地區的工程案例介紹主流市政管網非開挖修復技術,包括熱塑成型法、離心噴築法管道修復、碎裂管法管道更新、內襯薄壁不銹鋼修復等技術,並詳述非開挖修復技術標準和質量管控方法。

田延彬高級工程師分享了非開挖技術施工的水準定向鑽技術,在不開挖地面的條件下,通過地下鑽孔的方式鋪設多種地下公用設施(管道、電纜等)的一種施工方式。並以香港和澳門項目為案例,詳細解說整個施工工序過程。

孫健強高級經理在介紹中指出,對地下電力管線進行探測和保護有助保障穩定供電,可更好地規劃、設計和實施工程方案,從而促進工程的順利進行。此外,探測地下管線可以提供詳細及準確的信息,幫助工程施工人員制定科學、安全的施工方案。

講座為與會者提供了寶貴的學習及交流機會,進一步促進澳門在地下基礎設施維護及更新方面的技術發展。

前一項
下一項
下載澳電APP
google pay app store
© 2025 版權所有,澳門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保留一切權利。
澳電網站使用條款 | 收集個人資料聲明 | 慎防詐騙訊息